醉太平.夜坐

风声雨声。三更四更。帘前铁马铮铮。搅人眠不成。

枕边梦惊。灯前思清。芙蓉还恐飘零。隔秋池细听。

形式:

鉴赏

这首《醉太平·夜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郑元昭所作,描绘了深夜独坐时的场景。诗人通过“风声雨声”和“三更四更”的时间点,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夜晚氛围。"帘前铁马铮铮"以金属马饰的撞击声,暗示了风雨交加中屋外的动荡,同时也扰动了诗人的宁静,使得他难以入眠。“枕边梦惊”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宁,连梦境也被打断。

“灯前思清”则转而写诗人独对孤灯,思绪纷飞,心境清明。他担忧的是“芙蓉还恐飘零”,这里的“芙蓉”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情感,诗人担心它们会在风雨中凋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最后,“隔秋池细听”以远处池塘的水声作为背景,增添了寂寥与落寞之感,将诗人的孤独情绪推向了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之夜的无奈与忧虑,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90)

郑元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连环.九月念三晚雨

向晚一霎,萧萧雨。净洗台阶,阶畔虫无语。掩红屏。

暮寒生。爱向黄花帘底苦沉吟。

形式:

菩萨蛮.九月廿八日四更枕上念巧先作

新秋坠叶西风起。怀人惯坐寒更里。各自叹天涯。

奈何不一家。莫弹知己泪。多病宜调卫。

共此抱冬心。花枝照拂琴。

形式:

减字木兰花.寄巧先二阕(其一)

人生斯世。真个蜉蝣天地寄。案有琴书。

秋月春花且自娱。炎凉瞬息。珍重芳年须护惜。

几见多情。莫太分明过此生。

形式:

减字木兰花(其二)

茫茫烟水。空泫天涯知己泪。伫立闻阶。

忍耐西风月不来。绕廊蛩语。惯惹怀人情思苦。

不管黄昏。唱瘦寒花欲断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