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书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几许匡时志已灰”,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的失落感,曾经的报国之心已如尘埃落定。接着,“中朝偏少出群才”暗示了朝廷缺乏杰出人才,令人忧虑。
“亲朋远别犀望月”描绘了离别之苦,亲人朋友只能遥望明月寄托思念,而“儿女无知鸭听雷”则以儿童不知世事,比喻社会动荡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诗人借昭君出塞的典故,“一去王嫱难复返”,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无法挽回的无奈。
“三呼宗泽有遗哀”引用宗泽的故事,表达对忠臣未能尽展抱负的惋惜,以及对国家未来深深的忧虑。“可怜春燕巢林木,桃李如今半废材”以春燕筑巢和桃李未得良好培育作比,感叹人才的流失和资源的浪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际遇揭示了时代的悲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