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来吟拙自知羞,好景无诗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功名虚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卢仝屋,孤影自登王粲楼。
我欲乘风蟾窟去,安能与世共沉浮。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黄庚所作的《和茅亦山秋夜感怀》。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晚年心境。他感叹自己年老后才意识到诗歌创作的艰难,美好的景色却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诗句来描绘,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功名未竟的感慨。诗人望着湖海之上的明月,心中充满愁绪,十年光阴虚度,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他进一步借月光洒在卢仝的小屋,以及自己独自登上王粲的高楼,表达了孤独与寂寥,暗示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乘风直上月宫的豪情,但又无奈于现实中的沉浮,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挣扎的情绪。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的秋夜感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不详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爱静吟成癖,耽书近欲痴。
事多因错省,节不为贫移。
长物新添画,生涯旧有诗。
穷通系天命,知命复何疑。
一生场屋梦,老去付悠悠。
始信功名事,难为智力谋。
有才如孔孟,无命不伊周。
吾道今如此,苍天可问不。
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
腹贮三馀学,才工十咏诗。
声名苏太史,家世郑当时。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
醉月飞觞兴未阑,蓬壶影里漏声残。
碧浮金鼎香脂煖,红闪银台烛泪乾。
艳曲喜听催拍近,狂歌自觉入腔难。
赏心乐事输年少,一点閒愁了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