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助教欧阳子,天南不世才。
家乡三岛近,科第八闽开。
少日读书处,游人访古来。
遗篇那可见,石室满尘埃。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泉州杂诗六首(其四)》。诗中,诗人赞扬了助教欧阳子非凡的才华,称其为天南罕见的人才。他提及欧阳子的家乡靠近福建的三岛,暗示其出身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接着,诗人回忆欧阳子年轻时在书斋苦读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游人寻访的古迹,体现了岁月流转和人物事迹的沧桑变迁。最后,诗人感叹欧阳子留下的文章可能已经难以寻觅,书斋石室里积满了尘埃,寓言了时光的无情和历史的沉淀。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及其遗迹,表达了对人才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痕迹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不详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闻说南安县,诗人晚岁留。
依刘王粲苦,哀郢屈原愁。
旧隐山亭在,于今木叶秋。
何当载美酒,不老岭边游。
九日山长在,三唐世已遐。
石留遗老子,树发古时花。
未到逢人问,将游恨路赊。
终当与俦侣,采药拨云霞。
百口飘零乍定居,刺桐花下理琴书。
故人万里无消息,日日临江钓鲤鱼。
香火荒凉破庙空,广庭灌木自成丛。
可怜遗臭真千古,此巷如今尚姓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