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二首(其二)

东林佛阁倚岧峣,萝径逶迤傍石桥。

松柏千章连左蠡,芙蓉万叠倚层霄。

琪花雪影江心见,莲社天香世外飘。

归老倘酬仙赏愿,篮舆宁待远公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庐山佛阁的壮丽景象与清幽氛围。首句“东林佛阁倚岧峣”以“东林”点出地点,佛阁则为建筑主体,而“倚岧峣”则生动地描绘出佛阁矗立于高耸险峻之状。次句“萝径逶迤傍石桥”,通过“萝径”和“石桥”的细节,展现了通往佛阁的路径之美,蜿蜒曲折,充满自然野趣。

接着,“松柏千章连左蠡,芙蓉万叠倚层霄”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松柏与芙蓉的茂盛与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松柏成千上万,连接着左蠡湖,芙蓉则层层叠叠,倚靠在云霄之上,不仅突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

“琪花雪影江心见,莲社天香世外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超凡脱俗。琪花与雪影在江心显现,既是对美景的直接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而“莲社天香世外飘”,则通过“莲社”这一佛教文化符号,以及“天香”与“世外飘”这样的词语组合,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归老倘酬仙赏愿,篮舆宁待远公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他希望能在庐山这样的仙境中度过余生,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古代高僧远公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佛阁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融入了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浔阳二首(其一)

最爱清狂老司马,浔阳江上泊扁舟。

风前醽醁开芳宴,月底琵琶唤旅愁。

千载凄凉秋瑟瑟,四弦哀怨水悠悠。

天涯我亦飘沦客,泪洒青衫忆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浔阳二首(其二)

几欲香山寻九老,十年未办草空赀。

苍苔石镜应涵月,白社莲花想满池。

世外丛林秋似水,天涯迁客鬓成丝。

黄芦苦竹湓江岸,独舣扁舟岁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九江

日出烟沙开远汀,白鸥南畔九江城。

迎船山色多吴望,隔浦渔歌南楚声。

青草瘴销云叶掩,鲤鱼风歇浪花平。

旅怀牢落新诗少,怪得行囊数日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江州陈徵士

匡庐山色倚晴天,君住香炉若个边。

松里云巢应伴鹤,竹间棋局或逢仙。

义门诗礼京华重,翰苑文章相府传。

岁晚王猷清兴发,凌寒思泛九江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