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清照逾近,夜久月将远。
墙东双白杨,秋声隔窗满。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深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天清照逾近”,描绘了天空的清澈,月光仿佛更加明亮,接近人眼。这句诗以视觉感受开篇,营造出一种纯净、宁静的氛围。
“夜久月将远”则在时间的推移中,月亮似乎逐渐远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这一句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墙东双白杨,秋声隔窗满。”这两句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白杨树作为背景,增添了季节的气息。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这些声音透过窗户,充满了整个房间。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还通过“隔窗满”三个字,强调了声音的弥漫与丰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月夜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韵律。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揭示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微妙联系,引人深思。
不详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稽天之浸不可灭,焦石之烈不可绝。
香炉峰头按羽节,满山桃花满湖月。
泪尽乌号不可攀,传宣忽降白云间。
天华拜舞君王赐,梦断斋庐月满坛。
阿英十二能辟纑,阿牛五岁贪读书。
辟纑成缕无人织,读书有志令人惜。
汝父飘零汝母休,吾亲虽健俱白头。
雨声断道风惊屋,阿婆独抱诸孙哭。
千家杨柳江当门,东梁西梁两岸蹲。
连樯大舰集日昏,摐金伐鼓海上闻。
小江更出采石后,前人立功后人守。
大信花,采石酒,陌上相逢莫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