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

霖雨遂兼旬,瘴雾盈川谷。

霏阴入户浮,润气滋帷褥。

溟濛飞泽远,散漫何时足。

骤响决流渠,惊洪发平陆。

翔禽困滞翼,穴兽思冯木。

衡茅日萎坏,环堵无完筑。

昽匆晚色霁,草树晞华沐。

长雷夜复兴,濯濯鸣高屋。

抚枕不能寐,沈忧萃心曲。

形式: 古风

翻译

连绵的雨持续了二十天,山谷间弥漫着湿热的瘴气。
阴云密布,雨水飘进屋内,湿润的空气浸润着床铺和帷帐。
广阔的水汽从远方的湖泊飘来,何时才能停止这样的湿润呢?
突然的响声震动了排水渠道,洪水从平原上涌出。
飞翔的鸟儿因湿气而翅膀沉重,地下的野兽也渴望能攀附在树木上。
屋顶的茅草因潮湿而萎缩,周围的墙壁残破不堪。
傍晚的昏暗渐渐退去,草木在阳光下晾晒着湿气。
夜晚又传来雷鸣,清脆的声音回荡在高高的房屋上。
我抚着枕头无法入睡,深深的忧虑堆积在心中。

注释

霖雨:连绵的雨。
瘴雾:湿热的瘴气。
霏阴:阴云密布。
帷褥:床铺和帷帐。
溟濛:广阔。
飞泽:水汽。
骤响:突然的响声。
惊洪:洪水。
翔禽:飞翔的鸟儿。
冯木:攀附树木。
衡茅:屋顶茅草。
环堵:墙壁。
昽匆:傍晚的昏暗。
晞华:晾晒。
濯濯:清脆。
高屋:高高的房屋。
抚枕:抚着枕头。
沈忧:深深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多日的连绵细雨,带来了阴霾和湿润的气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忧郁心情。

"霖雨遂兼旬,瘴雾盈川谷"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氛围,连绵的细雨持续了一旬(十天),湿气浓重弥漫在山谷之间。接下来的几句则具体描写了这种湿润之气如何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霏云入户,润气滋润帷褥,让人感到室内外都被这细雨所包围。

"溟濛飞泽远,散漫何时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连绵雨水无休止的感慨。紧接着的是对自然界影响的描写:骤响决流渠,惊洪发平陆,翔禽困滞翼,穴兽思冯木,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大自然在暴雨中的变化和生物们的求生状态。

"衡茅日萎坏,环堵无完筑"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最后,诗人通过昽匆晚色霁,草树晞华沐,长雷夜复兴,濯濯鸣高屋,抚枕不能寐,沈忧萃心曲等句子,表达了在这样持续的雨天中,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忧虑,以及无法入睡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更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忧郁情绪。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邃老寄龙涎香二首(其二)

知有名香出海隅,幽人得得寄吾庐。

明窗小爇跏趺坐,更觉胸怀一事无。

形式: 七言绝句

六言二首(其二)

黄卷箧中昆友,白醪杯里圣贤。

我愿长闲足矣,人怜独处萧然。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六言二首(其一)

鼎食鼎烹谋拙,山南山北兴长。

片梦彭殇寿夭,一枰汉楚兴亡。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春圃六言三首(其三)

小冻犹残柳雪,新□□□□□。

□□□□□□,□酒时须一中。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