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阑干

沉吟眉黛。连朝情绪真无奈。六曲屏山帘一带。

才罢晨妆,力弱还思睡。

有时小立红阑外,絮问檀奴,因甚无聊赖。

腰肢都道新来改。镇日恹恹,底事翻成懒。

傍人私语侬难解,不信今春芳草,宜男曾佩。

形式:

鉴赏

这首《拍阑干》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委婉的笔触,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波动。诗人通过“沉吟眉黛”开篇,便已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愁绪的氛围中。接下来,“连朝情绪真无奈”,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情绪状态,似乎在连续多日的困扰下,她的心情变得难以捉摸,无奈至极。

“六曲屏山帘一带”一句,不仅描绘了室内装饰的雅致,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封闭与隔离感。而“才罢晨妆,力弱还思睡”,则进一步揭示了她的疲惫与慵懒,仿佛晨起后的她并未完全清醒,反而更加倦怠,甚至渴望再次入梦。

“有时小立红阑外,絮问檀奴,因甚无聊赖。”这一段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试图从外界寻找慰藉,却最终发现一切不过是徒增烦恼。她或许在与红阑之外的自然景物对话,寻求心灵的寄托,但最终却发现,内心的空虚与孤独难以被外物填满。

“腰肢都道新来改。镇日恹恹,底事翻成懒。”这里通过对身体变化的描述,反映了主人公情感状态的变化。她或许因为某种原因,身体上的改变也伴随着精神状态的低落,整天都显得无精打采,懒散无力。

最后,“傍人私语侬难解,不信今春芳草,宜男曾佩。”这一句充满了对周围人言语的不解与疑惑,以及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自我反思。她似乎在怀疑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是否过于敏感,还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了自己的情绪波动。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探索,也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思考。

整体而言,《拍阑干》通过对主人公细腻情感的捕捉与描绘,展现了清代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自我反思,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帘幕几重亲放好,摊书低拥银灯。

之无粗识悔今生。秋深风自急,香冷火犹温。

百样思量都已遍,人生何苦钟情。

青山它日葬愁痕。红梨花一树,消受月黄昏。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浣溪沙.七夕寄抱珠

花里星河隐碧天。针楼瓜果又当筵。

秋风消息自年年。

无那情怀银烛底,有情明月玉阶前。

思君今夕不成眠。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武陵春.湖上观荷

细雨迎寒秋已近,双桨泛轻舠。

人醉花边十二桥,暮暮更朝朝。

月晓风清情脉脉,珠露透冰绡。

红藕香中碧玉箫,歌一曲、助花娇。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南乡子.舟至登云桥,怀修梅

北望五云高,四叠阳关记此桥。

画就双眉闲拥髻,魂销。忆否花栽姊妹娇。

细认柳千条,手种杨枝解舞腰。

纵有青山前约在,迢遥。且把愁心寄早潮。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