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播州秧马歌并序》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描绘了在谷雨时节,农民利用特殊的农具——秧马进行插秧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劳作的艰辛与智慧。
首句“谷雨方来雨如丝”,点明了时节与天气特点,谷雨时节细雨绵绵,为插秧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接着“春声布谷还驾犁”描绘了布谷鸟的叫声,预示着春耕的开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斩青杀绿粪秧畦”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农民们在田间忙碌的身影,他们斩去杂草,清理出平整的土地,准备播种。接下来的几句“芜菁荏菽铺高低”,则展示了农民们精心规划作物种植的场景,芜菁和荏菽等作物被均匀地铺在高低不平的田地上。
“层层密密若卧梯”将田间的景象比作层层叠叠的阶梯,既形象又富有诗意。随后诗人提到农夫们劳作的辛苦,“足舂手筑无乃疲”,他们用脚踩实泥土,用手筑起田埂,尽管劳累,但充满干劲。
“我有二马君未知”引出了秧马这一独特的农具。诗人详细描述了秧马的构造与功能,强调其设计的巧妙与实用性。通过“无腹无尾无扼题,广背方坦健骨支”等句子,展现了秧马的结构特点,以及它如何帮助农民轻松地进行插秧工作。
“四蹄锐削啎齿齐,踏背立乘稳不危”进一步说明了秧马的高效与安全性能。诗人通过“双缰在手左右持,马首北向人首西”等细节,描绘了使用秧马进行插秧的场景,展现了人与农具之间的默契配合。
“横行有如蟹爬泥,前马住足后马提”、“转头前者复后驰”等句子,生动地再现了秧马在田间穿梭的动态画面,体现了农事活动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最后,“蹊田远过牵牛蹊,绝似软屐行蒺藜”通过对比,突出了秧马在田间行走的轻便与灵活。诗人还描绘了农妇在柳荫下送饭的温馨场景,以及傍晚时分,农夫们在清澈溪边清洗秧马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也表达了对农具创新与使用的赞叹,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耕文化中的智慧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