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下黄河

策蹇来从北,奔流自向南。

扁舟身世逸,利涉海天宽。

夜半月摇白,春残波带寒。

河清虽可俟,作楫遇犹难。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穿越黄河的情景,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首联“策蹇来从北,奔流自向南”以“蹇”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乘坐简陋之舟,逆流而上的艰难旅程,与“奔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黄河的汹涌澎湃。这两句不仅勾勒出黄河的壮丽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坎坷与挑战。

颔联“扁舟身世逸,利涉海天宽”转而描写诗人乘舟于黄河之上时的内心感受。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仿佛获得了某种超脱,身心得以放松,表达了对自由与广阔世界的向往。同时,“利涉海天宽”也暗示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心怀希望,就能跨越障碍,达到理想的彼岸。

颈联“夜半月摇白,春残波带寒”描绘了夜晚黄河的景色,月光下的波浪泛着银白的光芒,春末的河水依然带着一丝寒意。这一联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河清虽可俟,作楫遇犹难”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黄河的清澈为喻,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即“河清”。然而,“作楫遇犹难”则揭示了实现这一理想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黄河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明代理学家萧光绪对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6)

萧光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雪浪

四方灰志久,攀陟力犹能。

不觉身高处,无穷眼界增。

天空山点点,云末水层层。

钟磬时方举,松归见一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看菊

品在色香外,氛尘夙所禁。

凌霜存劲节,浃月伴清吟。

淡对生秋兴,静看增隐心。

篱边有醉客,珍重至于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思家

小楼斜月独凭栏,乡思曾堪值乍寒。

梧历风多飘亦怯,菊迎霜久傲应难。

柔情不比长卿剧,累事争如向子宽。

又听疏钟动山寺,添衣无语自盘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落第后忆泡子河.赠别钱蓉峰

扰扰红尘行路迷,秋光清绝隔东西。

风萍欲夺江淹梦,园榭堪停张翰思。

人立小桥山色远,马穿深柳月光迟。

临流吟得江南句,留与京华赠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