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孤馆积阴,独居无作。黄子芾孝廉持晓风残月图便面属题,爰赋此词以掳归思

暗潮生,纤月暝,解榜越江口。

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

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

正僝僽,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

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

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怎挨得、酒醒时候。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描绘了一幅孤馆中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暗潮生,纤月暝”,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夜晚的静谧与幽深,暗潮的涌动与纤细的月光交织在一起,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解榜越江口”一句,似乎暗示着主人公即将离开或刚离开某个地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短亭边的柳树上堆积着新愁,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无形的情感赋予有形的景物,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柳树的形态仿佛承载了主人公的忧伤,随风摇曳,更添几分凄美。

“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在玉笛悠扬的乐声中,主人公的梦境如同流水般轻柔,却又比莺鸟还要瘦弱,这里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主人公梦境的虚幻与内心的脆弱,以及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芳草吴天”象征着远方的故乡,而“何处重回首”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句话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的怀念,情感复杂而深沉。

“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在冷寂的烛光下,香气温暖,但这种温暖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暗示了主人公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努力与无奈。

“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怎挨得、酒醒时候。”桃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春寒中的孤馆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凄凉与主人公心境的孤独。面对即将到来的酒醒时刻,主人公似乎预感到将要面对的孤独与痛苦,心情更加沉重。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场景,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收录诗词(92)

周星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春夜不寐

单衾春冷无人觑。心情只是恹恹地。费尽睡工夫。

思多梦转无。看看窗纸白。矬了花梢月。

酒醒晓莺时。这愁除枕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洞仙歌.东园夏潦后,花竹池台半就荒圯。秋日偶坐鲁舍,见墙角秋海棠一丛,含露将放,赋此志感

银纱窗子,渍苔痕都坏。几摺雕栏断犹在。

这凄清、池馆花也慵开,便开了,料得也无人戴。

柔肠无可断,脉脉西风,减尽当时旧腰带。

一桁小回廊,病蝶飞来,怎瘦得、更无聊赖。

又满地、蕉阴夕阳时,悄负手、沉吟退红帘外。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水调歌头.吴门旅夜雨寄怀季贶

积暝动江郭,秋色漫吴宫。

冥冥万家楼阁,都在雁声中。

此际天涯夜雨,多少联床兄弟,裌被暖西风。

独客耿无寐,枕手听疏钟。温玉茗,爇银叶,兴都慵。

打窗簌簌如语,冷翠下疏桐。

想得木犀花底,独展陈编消夜,帘闪一灯红。

念此感寥落,归思落乌篷。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齐天乐.秋日曲池看芙蓉

断桥衰柳荒寒外,来寻旧家池馆。

粉堞欹苔,文窗锁荔,寂寞无人寻玩。

芙蓉开遍,看影写银塘,香支珊槛。

凝立西风,重提往事更断肠。

当年花底高会,有锦袍银烛,翠裙罗扇。

绿野琴樽,乌衣门第,都是此花曾见。

如今谁管,任冷月疏烟,做伊秋怨。

独客青衫,落红和泪满。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