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当时薄命一酸辛,千古华堂奉君子。

水边何处无丽人,近前试看丞相嗔。

不如丹青不解语,世间言语原非真。

知君被恼更愁绝,卷赠老夫惊老拙。

为君援笔赋梅花,未害广平心似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章质夫寄惠赋崔徽真》。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美丽女性外貌与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感悟。

开篇“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美女的形象,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她精致的饰物和优雅的举止。她仿佛是一朵开在秋水之上的芙蓉,既有生长于污泥之中却不染的高洁,也有在寒风凛冽中依然傲立的坚韧。这些意象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赏与向往。

紧接着,“当时薄命一酸辛”、“千古华堂奉君子”,诗人的情感开始由对美好的欣赏转向对人生苦短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这里的“薄命”指的是生命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力和悲哀。而“千古华堂奉君子”,则是对那些能够流传千古、受人尊崇者的缅怀与敬仰。

下片“水边何处无丽人”、“近前试看丞相嗔”,诗人开始反思社会关系的复杂和人际交往中的种种情感。这里的“ 丽人”不仅是指美貌之人,也隐含着一种对于理想化身的追求。而“丞相嗔”则暗示了权力与地位对人的情感产生的影响。

诗歌最后,“不如丹青不解语”、“世间言语原非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以丹青为喻)才是最能表达内心世界的,不被世俗言论所羁绊。而“世间言语原非真”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现实社会中虚伪言辞的批判。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透露出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通过对美女形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实与永恒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一)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

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二)

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

荠麦馀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孔郎中赴陕郊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

使君来自古徐州,声震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

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将军破贼自草檄,论诗说剑俱第一。

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

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

红旆朝开猛士噪,翠帷暮捲佳人出。

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

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