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麟洲龙仁夫游三茅山

朝行良常南,暮息良常北。

山水互萦纡,松篁相依绿。

尚拟效古人,夜游迭秉烛。

嗟我独何为,红尘走车轴。

有如嗜饮者,性命寄芳醁。

时于茅檐下,支颐望浮玉。

或梦泊西岩,汲湘然楚竹。

终然缠世故,欲往竟未卜。

安得乘天风,翩翩出嚣俗。

士生一世间,衣食贵裁足。

谁为翔蒿鴳,谁为冲霄鹄。

誓将与子游,保此受命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衣食温饱的满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山水、松篁、红尘、车轴、芳醁、茅檐、浮玉、西岩、湘竹等,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朝行良常南,暮息良常北”,以时间的流转暗示生活的单调与循环,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接着,“山水互萦纡,松篁相依绿”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与后文的“红尘走车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尚拟效古人,夜游迭秉烛”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古代贤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然而,“嗟我独何为,红尘走车轴”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向往自由,却不得不在世俗的束缚中生活。

“有如嗜饮者,性命寄芳醁”将诗人比作嗜酒之人,生命完全寄托于酒的享受,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而“时于茅檐下,支颐望浮玉”则展现了诗人偶尔在简陋的茅屋中,抬头仰望天空,寻求心灵的慰藉。

“或梦泊西岩,汲湘然楚竹”描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想象,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过上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然而,“终然缠世故,欲往竟未卜”表明了这种理想生活的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迷茫。

最后,“安得乘天风,翩翩出嚣俗”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士生一世间,衣食贵裁足”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知足,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漠。

“谁为翔蒿鴳,谁为冲霄鹄”通过比喻,将自己与普通百姓(蒿鴳)和高飞的鸿鹄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高远目标的追求。而“誓将与子游,保此受命独”则是诗人对与志同道合之人的友情和对个人命运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其一)

忧来感人心,把菊行东篱。

悠然南山句,忆此删后诗。

诗亡绝遗响,菊在馀幽姿。

麟洲有达士,与菊心相期。

左揖隆中老,右揖绵上推。

汎此忘忧物,聊以供吾私。

真乐未易识,胜事空自知。

金风摵摵鸣,金英粲粲垂。

我欲从子醉,不羡高阳池。

焉知义熙后,此会非今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其二)

种菊东篱下,菊密荒疏篱。

掇英浥坠露,想像渊明诗。

猗嗟子龙子,磊落山林姿。

钦翘二三客,异郡同襟期。

而我何为者,俛首供丁推。

宁复饮我酒,欢饫均嬿私。

乃知意气合,岂计新相知。

蹇予久衰曳,素发飒已垂。

何能借九翮,一朝奋天池。

但当对菊饮,与君赓醉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白廷玉所藏白马图

八尺龙驹蹄削玉,霜毛雪鬣超凡俗。

骄嘶顾影食场苗,朝暮逍遥在空谷。

诏书歘下徵骐驎,香街紫陌惊行人。

金环压辔出天厩,不数駓骆骊骝骃。

三品豆刍饱终日,终日不鸣鸣辄黜。

何如不絷亦不维,腾雾籋云全玉质。

形式: 古风

次韵陈彦实醉中杂言

悠悠广陌尘,冉冉征途客。

征途渺无际,人寿不满百。

百年复几何,鬓发早已白。

发白无由玄,扰扰终奚益。

富贵势熏天,忽作冷灰寂。

突兀树丰碑,犹有金石厄。

所以贤达人,万古等朝夕。

俯仰宇宙间,但恨酒杯窄。

持杯辄酣歌,那暇寸阴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