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薛汉所作的《和郑应奉杂诗六首》中的第六首。薛汉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人生、时光与学问的深刻思考。
首句“宦游梦入槐”,以“槐”象征官场,暗示了作者曾有过官场生涯的经历,但这种经历仿佛梦境般虚幻。接着,“宴坐肘生柳”一句,以“肘生柳”比喻长时间静坐思考,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之余,仍不忘读书思考的生活状态。
“出处亦何常,临岐一分手。”这两句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无论是在官场还是隐居,都难以避免最终的别离。这里“岐”指岔路,象征人生的转折点。
“光阴不可玩,岁月坂丸走。”强调时间的流逝不可控,如同坂丸(一种快速滚动的小球)在斜坡上飞速滑行,无法停留。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宝贵的认识。
“轩裳百年间,竹帛千载后。”“轩裳”指的是官服,这里指官场生活;“竹帛”则是指历史文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短暂,而历史记载却能流传千年的感慨。
最后,“永愿坚素心,旧学安敢负。”表达了作者希望保持纯洁的心灵,不辜负过去所学知识的决心。这体现了他对道德修养和学问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时间、学问的独到见解,以及对道德修养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