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不寐(其十一)

高卧从矜林壑偏,秋来不寐似枯禅。

搜吟岂是耽诗癖,却饮非关乏酒钱。

兴至清芬怜菊晚,病来零落惧蒲先。

坐深渐觉残更尽,几点疏星淡远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不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高卧从矜林壑偏,秋来不寐似枯禅”以“高卧”开篇,暗示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林壑偏”三字描绘出隐逸生活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秋来不寐似枯禅”则将诗人比作枯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秋夜的宁静与沉思,仿佛融入了自然界的寂静之中。

颔联“搜吟岂是耽诗癖,却饮非关乏酒钱”揭示了诗人深夜不眠的原因并非出于对诗歌的痴迷或是缺钱买酒,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诗人精神层面的追求,而非物质上的需求。

颈联“兴至清芬怜菊晚,病来零落惧蒲先”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对菊花的晚开表示怜爱,对蒲草的早衰感到忧虑,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反应,实际上映射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担忧与感慨。菊花的晚开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而蒲草的早衰则可能寓意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尾联“坐深渐觉残更尽,几点疏星淡远天”收束全诗,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坐着,直到夜深人静,时间流逝,只留下几点稀疏的星光点缀在遥远的天际。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夜的寂静与深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不寐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不寐(其十二)

中夜怦怦意未休,不堪秋气搅离忧。

浇肠渴欲吞宵露,洗耳清思枕上流。

浣沐栖迟成小隐,招提潦草负前游。

空馀远志羁尘网,期向庄周梦里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不寐(其十三)

泉石追寻任晦冥,几看落叶舞閒庭。

风霜容易侵头黑,岁月艰难滞汗青。

养拙一邱人共弃,息机午夜我常惺。

晨钟暮鼓休相聒,向日承明已厌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秋夜不寐(其十四)

惟馀我与我相恬,近状支离我亦嫌。

时讶蛩鸣因甚苦,每嗤蜂酿为谁甜。

笑啼岂合逢人易,醉醒那堪涉世兼。

俯仰祗应归独觉,茫茫岐路总难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秋夜不寐(其十五)

清宵爽气小斋偏,一榻萧閒可悟禅。

欢赏几虚游野屐,幽寻漫贷买山钱。

徵书不就高思邈,博物无能愧茂先。

客况真同秋意索,祗应搔首问青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