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函谷关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首句“谁将鬼斧凿嶙峋”,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函谷关的险峻与壮观,仿佛是鬼斧神工之作。接着“函谷之名天下闻”点出其在天下的知名度,引人遐想其历史地位。
“望气一时知老子,闻鸡半夜走田文”两句,运用典故,分别提到老子和田文,前者与道家文化紧密相关,后者则与战国时期的智谋故事相连,暗示函谷关不仅是军事要塞,也是思想文化的交汇点。
“崖经宿雨石将堕,尘暗西风路莫分”描绘了函谷关在风雨中的景象,岩石似乎随时可能坠落,道路在西风中显得模糊不清,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神秘的氛围。
最后,“今日车书归大统,不劳鱼钥守三军”表达了对当下统一局面的赞颂,以及对过去守关将士的敬意,指出即使在和平时期,函谷关的历史意义依然不可忽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函谷关作为历史见证者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