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胭脂》描绘了一幅宫廷女子保养容颜的画面。首句“仙花和露捣芳尘”,以仙花喻指珍贵的化妆品,露水则增添了其清新与神秘感,暗示了胭脂的制作过程。接下来,“驻得宫娥不老春”表达了胭脂的功效,希望能留住青春美貌。
“香晕红潮生玉颊”形象地描绘了女子使用胭脂后脸颊泛起的红润光泽,如同玉颊上生出自然的红晕。“暖融绛蜡点樱唇”进一步描绘了胭脂上妆的效果,如温暖的蜡烛映照下的樱桃小口,娇艳动人。
“渭流涨腻人应远”暗指宫中女子使用胭脂过多,连渭河水都仿佛被脂粉染得油腻,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过度修饰。“宫井留斑恨愈新”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痕迹的无奈,即使宫中井水因胭脂而留下痕迹,也无法阻止青春的消逝。
最后一句“镜倚绿窗娇梦醒,素纤微蘸晚妆匀”描绘了女子在梦中醒来后,对着镜子细致地匀饰晚妆的情景,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青春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胭脂的美丽效果,也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对青春的留恋,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