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弱翁与余相遇汉口赋古意赠别

我船行荆江,厌此江水浑。

北风知人意,引著清汉滨。

汉滨有佳人,心与汉水白。

涉江弄秋叶,唤客踏明月。

明月永相望,佳人不可忘。

期君以千年,佩我明珠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名为《王弱翁与余相遇汉口赋古意赠别》。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汉口相遇的情景,并通过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首句“我船行荆江,厌此江水浑”点明了诗人乘船沿荆江而行,对江水的浑浊感到厌倦,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或对现状的不满。接着,“北风知人意,引著清汉滨”一句,北风似乎理解了诗人的愿望,将船只引向了清澈的汉水边,象征着诗人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宁静。

“汉滨有佳人,心与汉水白”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汉水边,她的心灵如同清澈的河水一般纯净。这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暗喻了诗人对纯洁美好事物的向往。

“涉江弄秋叶,唤客踏明月”描述了女子在江边漫步,拾起秋叶玩耍,同时邀请客人一同欣赏明月。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寓意着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无间。

“明月永相望,佳人不可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佳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即使明月永恒,佳人却难以忘怀,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记忆的留恋。

最后,“期君以千年,佩我明珠珰”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承诺,希望与友人长久相伴,如同佩戴的明珠珰一样珍贵。这句话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赠朱远游

远游何方来,峨峨古衣冠。

袖中三百篇,贮月白玉盘。

溪清石濑急,雪冻铜壶乾。

有如山泽仙,外瘠中气完。

便合朱弦弹,细著青瑶刊。

怀哉人未识,飞步江风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和张钦夫寻梅

寒梅本无心,适与春风期。

孤根擢岁晚,桃李更媢之。

取我碧玉壶,荐此白雪枝。

故人不可寄,耿耿空自奇。

故人隔湘江,独立知者稀。

采香正滋兰,忍饥不食薇。

拿舟许过我,此约不可违。

江南烟雨村,愿与子俱归。

形式: 古风

黄龙侍者本高觅诗

高禅本儒冠,谁令著伽黎。

劳渠千里来,赠我一卷诗。

句法有源流,人物乃清苦。

不用追九僧,政须越诸祖。

君家寒岩师,今代僧中龙。

持此送君行,更去问乃翁。

形式: 古风

题浊醪赋后

仇公昔钓璜,乃得丹灶术。

闭门养真火,赣瓮酿新秫。

酒熟分四邻,丹成活千人。

穷巷不改乐,一室长如春。

我知酒中仙,岁晚当得度。

乘云见东皇,请诵浊醪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