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后感兴六首(其三)》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场景来表达哲理。诗中以“持刀斫月明”和“缚帚扫树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试图改变无法改变的事物的徒劳。月亮明亮恒在,无论用刀砍还是扫帚扫,都无法真正“断”或“扫”去;树影随树而生,即使清扫,阴影依旧满地。这暗指人们对于某些难以改变的现实或困境的无奈。
诗人进一步借“人皆恶树影,碍此月明多”,揭示出人们往往对阻碍自己视线的事物心生厌恶,但若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树根”。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树根,才能真正让“月明”显现,寓意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治本而非治标。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