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道春江潋滟时,滩平如掌棹如飞。
何时满却葵丘戍,流水桃花送客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水泛滥,水面平静如镜,船桨划动如同飞翔的生动场景。诗人以“闻道”开头,似乎是在传达一种消息或感受,随后通过“滩平如掌棹如飞”这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江面的平滑与行舟的轻快。接下来,“何时满却葵丘戍,流水桃花送客归”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和平与回归的向往,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流水和桃花仿佛在为旅人送行,充满了诗意与温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是宋诗中颇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不详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川曾识旧词臣。
诗魂百载犹苏醒,应笑风波解戏人。
储潭初发未朝餐,一日经行十八滩。
不似来时推不进,吟诗把酒傲惊湍。
晓看窗影过飞鸦,短发蓬松一半斜。
两月不遨直瘦却,梦寻庾岭访梅花。
旧传庾岭梅花好,及到梅关少见梅。
唯有一般差可信,南枝长占小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