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病腕(其二)》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东涂西抹已年年,自苦无端转自怜”两句,开篇即描绘了诗人长期从事书画创作,手腕因过度劳累而患病的情景,流露出对自身劳苦的感慨与怜悯之情。
“换骨应将谋药石,磨人终竟付松烟”,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治疗手腕疾病的想法,似乎在寻求某种药物或方法来改善现状,同时暗示了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付出,最终可能化为笔墨与松烟。
“何曾妄想三公梦,姑且安心一指禅”,诗人在此表明自己从未有过高攀官场、追求高位的奢望,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平和的生活态度,通过修炼“一指禅”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世事漫矜工缩手,要须培养待仔肩”,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功利,而应注重个人修养与内在的成长,期待着将责任与使命传承给下一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面对病痛与生活压力时的心态转变,以及对艺术创作与个人修为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