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其一)九日

篱菊凝霜,井梧零露,雁飞平楚。

何处秋声,小庭淅沥,无奈情千缕。

登高送目,手把茱萸,生受澹烟疏雨。

叹良时、几年虚度,总付东华尘土。

古今得失,人生聚散。浑似落英无数。

戏马台空,龙山帽冷,风月还如许。

闲抛书帙,笑引清樽,看取绿窗眉妩。

莫更使、愁蜂怨蝶,香寒别浦。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鉴赏

这首《永遇乐·其一》是明朝末年清初词人梁清标的九日怀旧之作。开篇以“篱菊凝霜,井梧零露”描绘出秋日清晨的景象,菊花在寒霜中挺立,井边梧桐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渲染出一种凄清的秋意。接着,“雁飞平楚”点明季节转换,大雁南飞,越过平原,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何处秋声,小庭淅沥,无奈情千缕”通过秋声和细雨,传达出词人心中的无奈与愁绪。登高远望,茱萸在手,却只能面对稀疏的烟雨,暗寓壮志未酬的失落。“叹良时、几年虚度,总付东华尘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岁月流逝的惋惜。

下片转而抒发人生无常之感,“古今得失,人生聚散”如同落英缤纷,暗示世事变迁。戏马台和龙山帽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词人放下书卷,与友人饮酒赏景,欣赏绿窗女子的秀美,试图排遣心中的愁绪。

结尾“莫更使、愁蜂怨蝶,香寒别浦”以哀婉的语气劝慰自己,不要让离愁别绪像蜜蜂和蝴蝶一样萦绕心头,也不要让香气在寒冷的水边增添更多的离别之苦。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其二)戏拟催妆

帘阁香温,蓝田烟暖,小春时节。

河鼓初临,天孙将渡。鹊报人间匹。

凤台许跨,鸾胶重续,自笑温郎非昔。

对冰清、人惭叔宝,争道门阑气色。

鸳鸯翼并,芙蓉绣隐,珍重定情佳夕。

庑下齐眉,五噫成咏,举案传先泽。

鹿车共载,丹崖偕老,岁岁欢如今日。

好倩语、新妆早试,远山黛碧。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其三)七夕观项王诸剧,同汪蛟门舍人、陆恂若茂才、王子凉内弟、王奕臣内侄、吴介侯甥、长源弟

大火西流,双星初会,填河佳节。

绛烛高烧,湘帘暮捲,歌舞当筵设。

宾朋胶漆,披襟引满,领取澹云新月。

暑将残、秋光一片,先到凤城双阙。

针楼儿女,竞陈瓜果,自笑吾生全拙。

急管繁丝,好天良夜,莫问萧萧发。

周郎在座,伊凉悲壮,千古风流堪接。

叹刘项、纷纷蚁战,英雄销歇。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其四)寄田髴渊孝廉

大雅犹存,云间驰誉,君才无匹。

屈宋衙官,凌颜轹谢,早擅生花笔。

何缘高卧,荒江寂寞,岁月闲中抛掷。

忆当年、论文把臂,云树顿分南北。

茂陵病免,襄阳坐废,万事总堪浮白。

鞭弭中原,卿当独秀,领袖词场客。

旗亭贳酒,梨园潦倒,佳句双鬟偏识。

秋风里、莼鲈三泖,有人抱膝。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其五)偶感

记得清宵,高烧银烛,樽前歌舞。

锦罽蛮靴,鹅笙凤笛,一串骊珠吐。

楼空人去,箫条宝瑟,付与落红飞絮。

怪何戡、渭城一曲,险认旧人风度。

彩云安在,娇喉久歇,一似昔游重遇。

对此茫茫,百端交集,惹起愁千缕。

绮筵灯灺,空阶月落,惆怅桐秋雨。

盼今夕、追寻好梦,酒醒何处。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