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云诗

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

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咏云诗”为题,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萧纲之手。萧纲,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简文帝萧纲是他的本名,因其才华横溢,后世又称他为“徐陵体”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色彩,描绘了一幅云彩变幻的壮丽景象。首句“浮云舒五色”,以“浮云”作为主体,通过“舒”字生动地展现了云彩在天空中自由舒展的姿态,而“五色”则暗示了云彩颜色的丰富多样,仿佛天空中铺展开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接着,“玛瑙应霜天”一句,巧妙地将云彩与玛瑙相联系,通过“应”字表达了云彩在寒冷的霜天中呈现出玛瑙般的光泽与质感,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美感。这里不仅描绘了云彩的颜色,还通过材质的比喻,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玉叶散秋影”一句,将云彩比作“玉叶”,形象地描绘了云朵在秋季阳光下轻盈飘逸、如同玉叶般洒落的景象,同时“散秋影”则暗示了云彩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光影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金风飘紫烟”一句,以“金风”形容秋风的温暖与金色,与“紫烟”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秋风的柔和,又突出了云彩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紫色烟雾般的美丽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还通过“飘”字赋予了动态感,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云彩不同角度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下的多姿多彩,以及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的和谐之美。萧纲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富有诗意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浮云诗

可怜片云生,暂重复还轻。

欲使襄王梦,应过白帝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大同九年秋七月诗

高楼辟左扇,回望依兰桡。

晚风飖飏来,落照参差好。

形式: 古风

咏蔷薇诗

燕来枝益软,风飘花转光。

氲氤不肯去,还来阶层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柽诗

凌寒竞贞节,负雪固难亏。

无惭云母桂,讵减珊瑚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