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收灯城市接荒村,翁媪耽眠日已暾。
何事牧童能早起,缓驱白牯出柴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早晨景象。诗人通过对早起牧童和缓慢行走的白牯牛的描述,展现了农村清晨的悠闲氛围。
“收灯城市接荒村”这一句,将市集与荒僻的乡村相连,构建了一种从繁华到寂静的空间转换。"翁媪耽眠日已暾"则透露出诗人对乡间老夫妇悠闲晨睡生活的一份赞美之情。
“何事牧童能早起”一句,通过询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那位能够在清晨就起来的牧童的好奇与欣赏。"缓驱白牯出柴门"则是对这位牧童早晨工作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从容不迫、安逸自得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节奏的赞美,以及对那份简单而纯粹生活情调的向往。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幽人睡足闻春鸟,共喜晖晖日满篱。
里巷收灯人寂寞,邻家夫妇赁舂归。
行云浓淡日无辉,轻雨飘飘点客衣。
马上漫郎醒复醉,一杯容易送春归。
春雨萧萧江上城,论花与子酒同倾。
恨君未到淮阳市,一见姚黄慰此生。
门外清流系野船,白杨红槿短篱边。
旱蝗千里秋田净,野秫萧萧八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