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人言青云路,欲登元有梯。

古来功名士,极力事攀跻。

我身亦两足,我马亦四蹄。

如何十年走,犹复迷东西。

乃知既得意,青云偶追随。

寄语山中人,好同白云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偶作》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通过对比与自省,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境遇之间落差的感慨。

首句“人言青云路,欲登元有梯”,借用古人对青云直上的比喻,指出人们普遍认为通往成功之路是有迹可循的,暗含着对既有路径的认同和期待。

接着,“古来功名士,极力事攀跻”进一步强调了古人为了功名利禄不遗余力地追求上进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对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的承袭。

然而,诗人紧接着以“我身亦两足,我马亦四蹄。如何十年走,犹复迷东西”自问自答,揭示出个人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迷茫。这里将自己比作常人,以马为伴,却在十年的时间里仍然迷失方向,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最后,“乃知既得意,青云偶追随。寄语山中人,好同白云栖”则点明了诗人对于成功与幸福的重新认识——真正的成功并非外在的荣誉与地位,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他希望与山中人一同归隐,如同白云般自由自在,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追求之间关系的探索,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赠徐生

丈夫贵问学,有学身乃尊。

圣贤炳谟训,方册幸具存。

求之非有他,所在用力勤。

譬如山下水,其出初有源。

盈科方浩浩,遂作波涛翻。

又如玉在璞,莫辨珉与璠。

雕琢既成器,孚尹烂焞焞。

人身本一物,不学复奚论。

学成自见用,不必事趍奔。

上焉为国华,下以大其门。

我观膏粱子,志气亦轩轩。

寻芳紫陌晓,买笑青楼昏。

年少诚足乐,面墙将何言。

徐生英俊姿,家世袭衣冠。

结发事书史,终年不窥园。

萤囊暑夕照,蠹简霜晨翻。

及兹种植立,岂不培本根。

一朝功名至,看尔高飞鶱。

我言厚劝子,愿子心毋谖。

形式: 古风

钱唐赠别姚卿

仲春若淫雨,弥月不停滴。

时时雷电交,俄复飞霰积。

渫云甫开霁,阳精仍剥蚀。

二气岂错行,人心转惶惑。

维时钱唐上,属子有行役。

谓言将何之,去作金华客。

已脱郡曹羁,姑从宪府辟。

金华实吾乡,比岁罗困厄。

前年理城隍,军需更徵索。

斯民竭脂髓,诛求殊未极。

凶荒乃相继,斗粟无所籴。

纷纷田间农,往往沟中瘠。

只今邻境间,从横犹盗贼。

相望警烽燧,道路动榛棘。

谁欤司民命,岂不怀怵惕。

不然遭数乖,振救果无策。

风宪耳目司,号令易阖辟。

况君有长材,足以资赞画。

行闻疲瘵氓,旋被抚摩力。

往哉勿踌躇,及物事须亟。

冥冥江花红,杳杳关树黑。

歌我危苦辞,壮子行迈色。

功名贵自致,奋发须有激。

独怜飘泊踪,仰羡冥飞翼。

形式: 古风

十二月二十一日同堵无傲朱伯言郭公葵过西湖至南屏山明日予将渡江东归赋此留别

北风有馀凄,众卉无留芬。

寥寥湖山际,清游接欢欣。

嗟我二三子,平生历多辛。

天道谅非远,如何久邅迍。

幸兹稍憩息,颇觉忘趍奔。

感今长慨积,道旧郁怀伸。

世情日已变,友谊古所敦。

岁晏各自爱,毋徒惜临分。

形式: 古风

陈元礼太常以使事至钱唐三月十七日堵无傲陈君从朱伯言陶中立韩与玉诸公西湖同泛分韵得气字

钱唐积雨馀,景物散春媚。

时晖被原隰,远映皇华使。

良晤惬久暌,新情谐曩契。

朋俦集芳宴,举酒迭相慰。

念昔天子都,与君久留滞。

夜眠每连床,晨出时并辔。

爱深均骨肉,往往佩高谊。

别离未多年,升沉遽殊势。

颂台司礼乐,子职亦云贵。

况乃衔君命,光采增意气。

鶱腾诚足多,会合初不易。

清歌送窈窕,画舫荡空翠。

庶洽平生欢,聊尽今日醉。

持觞且徘徊,临风复歔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