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怀冀州赵湘帆衡,是名能古文辞者,自宣统后不相见。用梦窗韵

故人一别五秋风。老馀生、霜鬓如葱。

前世望长安,凉天碣石归鸿。年年是、战血腥红。

西飞燕,身世依然是客,寄迹雕栊。

撰东京杂记,一一梦华浓。霜中。

寒梅作花了,茅屋在、鸭涨牛宫。

天外冀州山,涧石定采蒲茸。画蛾眉、揽镜难工。

唐经事,应仿昌黎素业,闲气天钟。

莽燕云杳杳,消息雁书慵。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怀旧和感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友赵湘帆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思。首句“故人一别五秋风”直接点出时间跨度,五年过去,人事已非,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接着,“老馀生、霜鬓如葱”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衰老,与朋友的青春相比,更显沧桑。

“前世望长安,凉天碣石归鸿”运用典故,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友人如归鸿般远离京都的遗憾。接下来,“战血腥红”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与友人身处其中的艰难。诗人感叹自己漂泊不定,如同燕子西飞,寄身雕栊之中。

“撰东京杂记,一一梦华浓”暗指赵湘帆衡的文学才华,他的作品如梦一般美好,但现实中却只能在梦中追寻。诗人寓情于景,以“霜中寒梅”象征坚韧与孤独,而“茅屋在、鸭涨牛宫”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落寞的画面。

“天外冀州山,涧石定采蒲茸”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冀州山川依旧,但人事已非,诗人想象湘帆衡可能在山涧采集草药,生活简朴。最后,“画蛾眉、揽镜难工”借女子化妆之难,寓言自己年老难以再有当年的风采,而“唐经事,应仿昌黎素业,闲气天钟”则赞美湘帆衡深厚的学问和超然的气质。

全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人和自身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阳春曲.熏笼

织香筠,煨宿火,椒眼巧于珠络。

消受十分春,银荷外,镇日相守翠云幕。不成孤酌。

新上脸桃花浓萼。

同是一片冰心,者温存小红方觉。

坐清漏南宫,罗巾单薄。谁化得春冰泪落。

窗前馀灰拨处,印鞋尖缓步妆阁。猧儿解伴寂寞。

甚暗里钻人裙角。秪深夜撇了冬郎抱,怎生睡著。

形式:

庆春宫.得芦墟师书,感十八年之别,赋寄此词

山蜕真吾,天容遗老,雁声远渡荣州。

腊鼓荒村,官梅浓萼,岁寒无奈诗愁。

梦华新录,付身世、天人一沤。

馀生如叶,随分漂零,风雪荒丘。卢龙卖了田畴。

除却宁河,何地埋忧。

劫外西台,芦中穷士,出门沧海横流。

夏峰谈道,料扶杖、今生已休。

蘼芜青径,薇蕨香风,心上春秋。

形式:

阳台路.戏咏汤婆子

贮红浪。任布衾似铁,心头春涨。

论身材稳过铛形,锡制巧镕金匠。

燕玉也知情,自占这头,尽它心赏。壶公样。

到五更、相偎忘了天亮。

笑我浑疑京邸,傍绣枕,新移火炕。

是乡堪老,慎漏泄、夜情摇荡。

东风到,新恩便夺,已过一冬无恙。

梅花帐者温存,青奴休想。

形式:

庆宫春.寄山腴

红萼孤山,青莲双盏,妒君浅醉寒宵。

知否冬心,萧然斑鬓,故人僧况无聊。

万松深处,剩行卷、天风海涛。

思量如我,云白山青,无限穷交。茶名黛黛花娇。

春到屏山,蛾翠应描。

平地生波,千声吠犬,赵州有酒齐浇。

草堂冲雪,送驴背、长桥短桥。

新词多少,香阁双柑,红玉吹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