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宵长太息,似作不平鸣。
晓泪花争落,春愁草怒生;
时君劳北顾,上相辱东行!
剩有村儒在,相逢话太平。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遣闷》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深深叹息,仿佛心中有不平之气难以抑制。清晨的泪水如同花瓣竞相落下,春天的愁绪如草木般滋生勃发。诗人忧虑当政者忙于北方事务,宰相也受到羞辱被迫东行。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时局下,只有乡村里的读书人还能聚在一起,聊以慰藉,期盼天下太平。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不详
历历先朝事屡迁,燕京回首泪潸然!
国家幸有中兴主,社稷忧无不世贤!
半夜闻鸡愁起舞,长途老马怯加鞭。
书生愧乏匡时策,林下偷閒总任天。
醉过西州更怆神,潜园无复昔时春。
忍看石笋镌为柱,况说梅花斫作薪;
临水高楼馀瓦砾,藏山绝业化灰尘!
伤心来去堂前燕,悲语如寻旧主人。
一叶扁舟万念删,无风波处享清闲。
钓竿虚插篷窗外,醉读「黄庭」倦看山。
功名一事岂由天,忠孝如何不两全!
毛发数茎完节义,英雄千里辟山川;
此邦得比田横岛,割地犹劳王浚船!
今日泉台应失笑,渭阳异域竟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