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挽诗二首(其一)

遂有终焉志,才成智者居。

户庭连水竹,几杖接舟舆。

爱客樽中酒,传家箧里书。

疏公知足计,不益旧田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智者选择隐居生活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遂有终焉志”表达了主人公对归隐的坚定决心,暗示了他对于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接着,“才成智者居”则点明了这位智者的身份,以及他通过智慧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户庭连水竹,几杖接舟舆”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环境,水边竹林环绕,仿佛是自然与居住空间的完美融合,几案与舟舆相连,既体现了生活设施的简朴实用,也暗含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这样的生活环境,无疑为智者提供了思考、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

“爱客樽中酒,传家箧里书”则进一步展现了智者的生活情趣。好客之道,不仅体现在以酒待友,更在于分享知识与智慧,传递家族的文化传统。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智者在隐居生活中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最后,“疏公知足计,不益旧田庐”是对智者生活态度的总结。知足常乐,不贪求过多物质财富,保持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这是对古代儒家“安贫乐道”思想的体现。智者选择不扩建原有的田庐,或许是为了保持内心的宁静,避免外界纷扰,这也是一种对自我心灵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智者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友情、文化传承和内心平和的重视。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伯父挽诗二首(其二)

民思常在去,令德久犹存。

恸哭新阡树,迟疑旧里门。

大招声断绝,丹旐影翩翻。

后日谈随会,人知叹九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挽刁景纯二首(其一)

承明通佚老,仁智远归居。

门下无留客,灯前不废书。

舞筵交履舄,倚杖及田庐。

以此为家事,忘年八十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刁景纯二首(其二)

延陵君子墓,南极老人星。

自古称遗爱,斯文重典刑。

一生隆许与,五福最康宁。

逝矣俱陈迹,临风祇涕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挽孔经父二首(其一)

乡里东南秀,衣冠伯仲贤。

先鸣俱中隽,竞爽故无前。

朔雪凋华萼,炎风急逝川。

斗间占紫气,应复在龙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