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为垣的《乾明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寺景象。首联“已识南能域,犹传善卷村”表达了诗人对寺庙所在之地的熟悉与敬仰,暗示了南能禅宗的影响力和善卷村的禅修传统。
颔联“石依云作髓,山结水为根”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石头比作云的精髓,山石与流水紧密相连,象征着佛教修行者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
颈联“一径重华路,双株古佛门”描绘了通往寺庙的小径和两旁的老树,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佛法的深远,仿佛引导着人们走向智慧之门。
尾联“欲寻禅寂处,虫语近黄昏”以傍晚时分虫鸣声衬托出寺庙的宁静,诗人想要寻找的是内心的禅定与寂静,这种心境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乾明寺及其禅修生活的深深敬仰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