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暮冬林叶尽,一一鸟巢寒。
霜薄草微白,雨馀沙欲乾。
滩多行苦缓,舟小坐难安。
岁晏无归计,飘零恨一官。
这首诗描绘了暮冬时节舟行水上的景象,充满了凄凉与孤独之感。首联“暮冬林叶尽,一一鸟巢寒”以“林叶尽”和“鸟巢寒”渲染出冬日的萧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霜薄草微白,雨馀沙欲乾”两句通过霜、草、雨、沙等自然元素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寒冷与荒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难与困顿。
“滩多行苦缓,舟小坐难安”则直接描述了舟行过程中的困难,滩多路险,舟小难以稳坐,不仅身体上感到不适,更象征着心灵的不安与挣扎。最后,“岁晏无归计,飘零恨一官”表达了诗人年岁已晚却仍漂泊无定,心中充满对仕途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归家无望的深深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孤独与挣扎,以及对自由与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关山行万里,旌节驻三年。
一将书生任,孤军绝域悬。
粮空难杀马,水恶易崩船。
歌尽思乡曲,毡帏冻不眠。
水定滩犹怒,冰乾树有光。
鸟飞将落叶,人啸在幽篁。
野饭嫌花片,山眠爱乳床。
行行且游眺,忘却事封疆。
涧肃烟光淡,林空雪籁微。
滩滩留客影,叶叶在人衣。
地小山相束,天长树作围。
不因简书在,便此掩岩扉。
竹间三尺水,花下一人船。
竹密难通月,花明不受烟。
家家红树里,一一翠屏前。
篙响云中落,鱼惊入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