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淮安

即墨既独保,睢阳亦后残。

终为唐室捍,坐使齐城还。

眷兹山阳郡,形势尊且安。

南瞻控江介,北顾扼中原。

河海达舟楫,险固诚国蕃。

淮阴宏将略,邓公列兵屯。

荀生营堑垒,仲车隆孝仁。

揆事咸足赖,战守竟谁论。

群雄迭胜负,流毒渐黎元。

幸值昌运启,明两烛乾坤。

山川复佳气,生齿日巳繁。

曩余薄游地,重此纡行辕。

亲友䀆零落,伊怀无窹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即墨独自保全,睢阳也遭受摧残。
它们最终保卫了唐朝,导致齐城得以收复。
怀念这座山阳郡,地位崇高且安宁。
南边俯瞰江岸,北面控制中原腹地。
河流海洋畅通舟楫,坚固的防御实为国家之屏障。
淮阴有宏大的战略,邓公部署军队驻扎。
荀生构筑防御工事,仲车弘扬孝顺与仁德。
评判事务都值得信赖,是攻是守难以定论。
众多英雄轮流胜败,战争之害渐渐波及百姓。
幸运的是,盛世开启,光明普照天地。
山川景色优美,人口日益繁盛。
从前我游历之地,如今再次驾车经过。
亲朋好友零散,心中感慨无从言表。

注释

即墨:古代地名。
睢阳:古代地名。
唐室:唐朝。
齐城:齐国的城市。
山阳郡:古代地名。
形势:地理位置。
江介:江边。
中原:中原地区。
河海:黄河和大海。
国蕃:国家的边疆。
淮阴:指淮阴侯韩信。
邓公:指邓禹。
荀生:可能指荀子或有军事才能的人。
仲车:可能是人名。
揆事:评估事务。
战守:攻守。
流毒:战争带来的祸害。
黎元:百姓。
昌运:好运道。
明两烛:光明照亮。
生齿:人口。
繁:增多。
薄游:轻游,泛指游览。
纡行辕:驾车绕行。
亲友䀆零落:亲朋好友分散。
窹言:倾诉的话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阳郡(今河南省登封市)地理位置的赞美和对历史将领在此防守的怀念。开篇即墨既独保,睢阳亦后残,指的是战乱之后的遗迹和孤城的凄凉。终为唐室捍,坐使齐城还,则是表达诗人希望像古代忠臣一样,为国家守土而努力。

接着,眷兹山阳郡,形势尊且安,南瞻控江介,北顾扼中原,描述了山阳郡的险要位置,可以控制江淮之地,扼守中原。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着战略的地理重要性。

河海达舟楫,险固诚国蕃,是对山阳郡水陆交通的赞赏和其在国防上的重要性。淮阴宏将略,邓公列兵屯,则是提及历史上著名将领如淮阴侯韩信、邓禹等人在此地的英勇事迹。

荀生营堑垒,仲车隆孝仁,是对古代忠良荀淳和司马懿(字仲車)的赞誉,他们都是以忠诚著称的历史人物。揆事咸足赖,战守竟谁论,是诗人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认为他们的事迹值得后人效仿。

群雄迭胜负,流毒渐黎元,则转而描写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幸值昌运启,明两烛乾坤,是诗人对时局的乐观态度,希望国家能够迎来太平盛世。

山川复佳气,生齿日巳繁,则是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自然美好的期待。曩余薄游地,重此纡行辕,是诗人表达自己再次踏足旧地的喜悦。

最后,亲友䀆零落,伊怀无窹言,则是对亲朋好友离散和心中的思念之情的抒发,没有直接的话语可以表达这份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益清堂偶作

大洞仙宫古有名,要观主宰立平生。

挂琴堂上心尤逸,种菊池边景益清。

巳喜襟期同我得,旋将契谊与君盟。

丹泉肯入丹田去,愿受丹□学大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诗一首

方丈前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髅就此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游石室

昨发涟水阳,今息朐山阴。

低佪访石室,上有桃树林。

芳华丽海日,惠风拂尘襟。

想见芙蓉主,琅然方啸吟。

畅饮挥玉斝,哀弹进胡琴。

自适天下乐,谁知匪荒淫。

安期蕴长策,中散识雅音。

举世既莫喻,乃果仙游心。

芙蓉亦犹尔,灵迹留至今。

恨不驾白凤,逍遥以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悲海上髑髅

苍莽东海□,髑髅盈野草。

中间有狐狸,顾眄鸣何哀。

彼兽非人类,应□首丘悲。

伊我实念此,□肠怆以摧。

生者不自保,死者知为谁。

巳成蝼蚁穴,莫睹□以姿。悠悠丧乱来,白骨萦路?。

□州半萧瑟,杀气犹□□。

□抱理人术,㦯怀匡国谋。

文学□游夏,操行如随夷。

□□□□及,孰辨雄与雌。

天道盖玄默,祸福无定期。

达□□□□,□□亦奚疑。

阴风海上至,蒿苇何离披。

於时念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