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校参同契

稀微道妙此犹存,真火还须辨武文。

为读参同眠较晚,地炉银铫水微温。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寒夜校参同契》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寒冷夜晚校对《参同契》这一道家经典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稀微道妙”、“真火”、“辨武文”等词语,既体现了对道家学说的深刻理解,又展现了诗人对学问严谨求真的态度。

首句“稀微道妙此犹存”,点明了道家学说的微妙与深奥,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其存在,强调了道家思想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接着,“真火还须辨武文”一句,以“真火”比喻道家学说的精髓,而“辨武文”则暗示了辨别和理解道家经典的重要性,需要通过细致的研读和思考来把握其真谛。

后两句“为读参同眠较晚,地炉银铫水微温”,生动描绘了诗人深夜静坐,专心致志地阅读《参同契》的情景。在寒冷的冬夜,地炉中的火焰温暖着房间,银铫中的水微微沸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也体现了道家学说在个人修养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即在日常琐事中寻找道的痕迹,通过内省和实践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夜校对《参同契》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道家学说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联系,以及在平凡生活中追求真理与智慧的不懈努力。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题梅花

花瓣钩完略点椒,孤根犹恐暗香飘。

弯埼隔水深深见,只与幽人慰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夜闻窗外藤荚落地锵然有声作

穷巷绝车辙,那复夜长娱。

老眼久昏花,亦无必读书。

耳根顿清净,游心天地初。

藤荚霜风乾,锵然落阶除。

静极疑动机,声希真欲无。

聩丸严鼓停,投谶清漏徂。

风箨有馀思,尔其倡和予。

兀对短檠灯,乃复尽一壶。

既以物付物,宁知吾为吾。

凌晨拾坠子,哗然欢众雏。

形式: 古风

寒夜吟

百虫声绝风怒号,重檐翳尽霜月高。

渐老畏寒性爱月,得酒起披故缊袍。

缊袍多年暖著体,中有高堂旧针指。

儿寒犹馀慈母心,新阡远在荒山趾。

念次涕下不能收,仰看星月相西流。

半岭孙登似长啸,侧窗楚老但唲呕。

子复生孙本常事,人生要为太早计。

风树曾无停静时,严宵乘有汛澜泪。

乌鹊巢寒啅坠枝,谁见当春乌哺儿。

从今不敢看寒月,苦忆书灯年幼时。

形式: 古风

题张文襄师评傅子丹广雅课卷

回首春风画戟枝,烧灯讨论柏梁诗。

吾生顽薄诚无状,犹及官师合一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