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年届七旬的文人学者王一如,以其深厚的学识与优雅的生活情趣,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晚年生活画卷。诗中以“江上耆英”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年龄,同时赋予了他“七十春”的形象,寓意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
“文章愈老愈精神”,赞扬了王一如先生的文章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精粹,体现了其学问的深厚与持久的魅力。接着,“乌衣世择芝兰茂,绛帐风流桃李新”两句,运用了典故,将王一如比作培养人才的园丁,他的学识如同芝兰之香,滋养着后辈,而他的教诲则如同春风化雨,使桃李新生。
“杖履优游偕玉姥,蓬莱仿佛现金身”描绘了王一如先生晚年生活的闲适与高雅,与玉姥一同漫步,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境界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灌花煮茗饶清兴,几见谈经偶欠伸”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浇灌花朵、煮茶品茗,以及偶尔谈论经书时的轻松姿态,进一步展现了王一如先生生活的闲适与满足,以及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一如先生晚年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赞颂了他的学识与人格魅力,也表达了对老年人智慧与生活态度的敬仰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