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纫兰为佩楚忠臣,直道从来不屈身。
为报拖金鸣玉者,如君多是折腰人。
这两句诗出自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秋日古兰花十首》之七。诗中的“纫兰为佩楚忠臣,直道从来不屈身”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些坚守节操、宁死不屈的忠臣们的赞美。其中,“纫兰”指的是用兰草编织成的饰物,用以比喻那些忠诚正直之士;“楚忠臣”则是历史上楚国的忠诚臣子,如伍子胥等人的典故;“直道从来不屈身”强调了这些忠臣们坚守道德,始终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接着,“为报拖金鸣玉者, 如君多是折腰人”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原则、低头的人的批评。其中,“拖金鸣玉”形容的是追求物质享受的声音,象征着权势与财富;“如君多是折腰人”则指那些为了得到这些东西而牺牲自己的尊严和节操的人。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忠臣与投机取巧之人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和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椒浆桂酒蕙蒸殽,学子人能诵楚骚。
惟有籍兰无识者,老夫对尔首频搔。
大似斯文不遇时,无人采佩世无知。
援琴与鼓猗兰操,五百年间一退之。
玉露金风喜乍凉,紫茎绿叶荐秋芳。
今年最好中秋月,更著秋兰月下香。
远闻香淡近闻浓,紫穗丝丝吐雪茸。
不识幽人殢姝子,儿曹方醉木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