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元昭太史古鼎歌

汉汾阴,得宝鼎。歊浮云,吐金景。后作者,何纷纭。

八阵图,五千文。齐人真,鲁人赝。千百年,谁能辨。

呜呼孝子有邓公,作庙翼翼宫雍雍。

于豆于登罔不供,若求弗得心忡忡。

天开神物出土中,龙文炳焕琢鬼工。

东西南北云逢逢,是为宝鼎二樽从。

陈之高阁疏布封,以荐彝罍考鼓钟。

考鼓钟,衎宗祖。奏缓歌,起会舞。钟山风,摄山雨。

灵连蜷,憺容与,歆尔子孙祚多祜。

我铭斯,大复古,嗟哉邓公正考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尤侗所作的《邓元昭太史古鼎歌》,通过对汉汾阴发现宝鼎的传说和邓元昭太史的敬奉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文物的崇敬以及对祖先功绩的缅怀。诗中通过“歊浮云,吐金景”等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了宝鼎的神秘与尊贵,同时揭示了后世对宝物真伪的辨识困难,寓意历史真相的不易察觉。

诗人赞美了邓元昭的孝行,他如翼翼宫雍雍的庙宇供奉宝鼎,表达了对先人的虔诚和对后代福祉的期盼。"考鼓钟,衎宗祖"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以及通过音乐舞蹈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钟山风,摄山雨"则象征着祭祀的神圣和天地的感应。

最后,诗人借古鼎歌颂邓元昭的品德,称其为"大复古"的楷模,将他的事迹与古代贤臣考父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忠良后继者的高度赞扬。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历史韵味。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送宋牧仲榷使赣州

帝京云物睹阳回,赋别登临宋玉才。

征棹正随寒雁去,放衙应及早梅开。

金娥升处留妆阁,木客吟成乞酒杯。

身在江湖心魏阙,青春还上郁孤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邵村归维扬子长归吴门

《骊驹》满路送君归,我独临歧赋《式微》。

斜日一鞭随猎骑,大江双桨渡渔矶。

月明隋苑闻箫吹,枫落吴宫看燕飞。

踯躅京华成底事,故乡东望欲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重阳登高

最是高难问,青天隔九重。

亭皋一搔首,风雨满千峰。

野色生新黍,秋声入暮钟。

十年摇落意,泽畔老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张德符方瓢册

韩愈高文传李汉,扬雄奇字付侯芭。

谁知江夏先生集,又出清河公子家。

三径松风常放鹤,一帘谷雨自煎茶。

此中图画堪招隐,莫问门前白鼻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