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其二)

过陈不式为无人,谁解尼山语痛辛。

老去此忧无可寄,不从今日始伤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经过陈旧的规矩仿佛成了无人之地,谁能理解孔子话语中的深深悲痛。
随着年岁增长,这份忧虑无处寄托,从今天开始,我更加伤心神伤。

注释

过:经过。
陈:陈旧的。
不式:无人之地。
为:成为。
尼山:指孔子,孔子曾居于尼山。
语痛辛:深沉悲痛的话语。
老去:年岁增长。
此忧:这份忧虑。
无可寄:无处寄托。
不从:并非始于。
今日:今天。
始伤神:开始感到心神痛苦。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书愤(其二)》,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深深忧虑和感慨。首句“过陈不式为无人”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缺乏理解或共鸣,像陈旧的制度或观念已经不再适用,而周围的人却未能察觉或接纳他的见解。次句“谁解尼山语痛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他感到自己的理念(如孔子在尼山的教诲)被忽视,无人能理解其背后的辛酸。

“老去此忧无可寄”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无法改变现状的忧虑愈发沉重,找不到可以寄托的对象或途径。最后一句“不从今日始伤神”则揭示了诗人长久以来的精神疲惫,这种伤感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令人深感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际遇,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价值失落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解和支持的渴望。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马歌答杨侍郎

侍郎赠我六尺騟,矫矫龙性天骨殊。

四蹄铁立目电闪,此其壮志畏长驱。

牵来细观问厮养,何物有此权奇状。

为言此是古孙龙,往往得之沙塞上。

森张雾鬣碨礌鬉,萧稍骏尾摇朔风。

冰河蹙裂蹄甲锐,竹批两耳双方瞳。

向时淮西屡战胜,曾驮猛士敲金镫。

帐前欲得不敢言,空悬宝珠光照乘。

我有百发落雁鈚,前年引满射赤眉。

功成万死不见赏,归骑驴子吟楚词。

浮沈不作飞腾梦,感公赠我意勤重。

旋蒙皋比作鞍鞯,更染青丝结缰鞚。

祗今中原狐兔鸣,黄沙莽莽白骨腥。

愿公急起扫欃枪,百万勋业一旦成。

我当乘此载前旌,男儿报义要轻生。

形式: 古风

水龙吟.答沈壮可

人生何必求名,身闲便是名高处。

卧云衣袂,何因自染,修涂尘土。

世路羊肠,人情狙赋,翻云覆雨。

把从前旧梦,倚阑重省,休更错、添笺注。

况是吾庐江上,也抵得、封侯千户。

高眠闲听,邻舟渔唱,倚阑农语。

休望当年,溪边俱载,隆中三顾。

怕群鸥微觉,见人欲起,背人飞去。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菩萨蛮

断红流水香难觅。行云一去无踪迹。杨柳漫遮阑。

闲愁付远山。玉筝弹未了。倚柱人空老。

青子摘来酸。酸心有几般。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渡江云.和清真

流苏垂翠幰,高低一色,红紫等泥沙。

香山居士老,柳枝桃叶,飞梗属谁家。

好音过耳,任啼鸟、怨入芳华。

心情懒,笔床吟卷,醉墨戏翻鸦。堪嗟。

雕弓快马,敕勒追踪,向夕阳坡下。

休更忆,青丝络辔,红袖裁纱。司空见惯浑如梦。

笑几回、索苇吹葭。山中乐,从渠恣赏莺花。

形式: 词牌: 渡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