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杂言(其四)

野老欣欣任自然,斋馀无事玩林泉。

门前竟日无人到,夜对乔松月在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净端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野老欣欣任自然”,以“野老”自比,表达出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欣欣”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仿佛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次句“斋馀无事玩林泉”,描述了诗人斋戒之后的闲暇时光,他选择在林泉之间寻找乐趣。这里的“林泉”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游玩林泉,进一步深化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第三句“门前竟日无人到”,点明了诗人生活的环境与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外界相对隔绝,享受着独处的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一种逃避尘世喧嚣的选择,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与追求。

最后一句“夜对乔松月在天”,将画面推向夜晚,诗人面对高大的松树,仰望满天的明月。这一场景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层连接,以及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思考。月光洒在松树上,不仅照亮了四周,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世界,使他在宁静中感受到了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释净端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以及在孤独与宁静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幅静谧而又富有哲思的画面。

收录诗词(42)

释净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若杂言(其五)

年老醒醒神更清,夜深幽室诵莲经。

儿孙睡觉应嫌我,石版时敲四五声。

形式: 七言绝句

兰若杂言(其六)

老拙懒陪尘俗客,茅堂挣坐复安眠。

林间莫道无看待,松竹溪山在目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兰若杂言(其七)

岩前松竹两三株,日炙风吹渐已枯。

叶落纵横人不扫,清声犹自响朝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兰若杂言(其八)

因观杨柳垂青眼,始觉人间春到来。

遥望南山雪消尽,寒梅犹有一枝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