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分,山间景色的清新与宁静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岩壑开新霁”,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雨后的山间,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幽深的山谷,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更加清新的面貌。“清容倍可怜”,进一步强调了雨后山间的清丽与可爱,仿佛大自然在这一刻展现出了它最温柔的一面。
接着,“云中闻水碓,竹里出炊烟”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展现了山间生活的和谐与宁静。远处的云雾之中传来水碓工作的声音,近处竹林间升起袅袅炊烟,这些日常的景象,既充满了生活气息,又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捷鼠穿松径,饥乌啄芋田”描绘了动物们在雨后山间的活动,一只敏捷的老鼠穿梭在松树之间,一只饥饿的乌鸦啄食着芋田中的果实。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韵律。
最后,“闵农知感激,瘠土幸丰年”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与感激之情。在经历了干旱或歉收之后,丰收的年景对于农民而言是莫大的幸运,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尊重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