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云洞

山斋饭初罢,步入空岩里。

来寻五云洞,云根露齿齿。

寒泉清道心,松风涤尘耳。

老僧木石年,坐阅人代驶。

相对不说法,颇得清静理。

石床难久留,寒光逼衣履。

晚钟送归客,遥林夕阳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德潜游历五云洞后的闲适与感悟。首句“山斋饭初罢”点出时间,表明诗人刚刚用完餐,然后走进空旷的岩石中探寻洞穴。"云根露齿齿"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洞口若隐若现的景象,富有神秘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寒泉清道心”和“松风涤尘耳”表达了在清冷泉水和松涛声中,心灵得到净化,尘世的纷扰得以洗去的感受。他遇见的老僧年事已高,如同木石般静寂,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而“坐阅人代驶”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时光飞逝。

诗人与老僧相对无言,却深得清静之理,暗示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禅意的领悟。"石床难久留"写出了诗人对这种清静时光的不舍,但寒气逼人,不得不离开。最后,以“晚钟送归客”和“遥林夕阳紫”作结,描绘了夕阳西下,钟声悠扬,诗人带着这份宁静离开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53)

沈德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 号:归愚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673~1769

相关古诗词

游南山石壁

石壁插湖口,磔裂具万状。

蛟龙拔古秋,阴崖閟灵藏。

乱挂猢狲藤,樵人不敢上。

湖波齧山足,冲激声愈壮。

取径入岩腹,路危藉筇杖。

放眼眺震泽,漭瀁失归向。

冲漫与白浮,左右列屏障。

远峰吐青螺,点点贮盘盎。

生平山水胸,及兹始一放。

天风吹衣裳,扑面溅寒浪。

悄然觅归路,沙碛行可傍。

落日不逢人,林端起樵唱。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自米堆山过钱家磡取道至渔洋湾入昙花庵作

米堆下林麓,举眼纳莽苍。

渔洋卧湖波,远望平于掌。

言经上阳村,微径穿榛莽。

篱落午鸡鸣,烟丛人语响。

居民傍芦洲,家家业渔网。

逶迤之渔洋,山坳路纡枉。

具区览全胜,背面俱漭泱。

昙花隐苍翠,行客断还往。

枯禅礼佛余,清磬出方丈。

晤彼静者乐,顿作遗世想。

他年拟诛茅,聊此息尘坱。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暨阳翁静子枉过草堂

风竹萧萧昼掩门,久无筇屐破苔痕。

忽传江上青衫客,来访溪南黄叶村。

千里相思劳仲悌,一人知己感虞翻。

文章自是吾生事,试与高贤共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钱武肃王铁券歌

钱塘钱氏王家孙,忠懿以后为齐民。

家藏乾宁旧铁券,精采夺目光弥新。

自言先世曾避贼,乱离弃掷江之濆。

渔人网鱼得古铁,有如周鼎出泗滨。

裔孙换归十斛米,世世什袭称家珍。

文云皇帝嘉赉汝,官汝太尉兼诸军。

诛宏杀昌荡渠寇,捍卫正室崇殊勋。

恕汝九死子三死,长河泰㟆国永存。

钦哉汝镠其敬听,颁示天下文云云。

从来事往祇陈迹,唐家事业同烟云。

吴越四传旋纳土,至今临安宫阙皆成尘。

我来浙西访古迹,钱王寂寞留荒坟。

昔闻山林里锦绣,今见坏道眠麒麟。

表忠旧观亦颓废,断碣剥蚀丛荆榛。

隆隆霸业竟何在,惟有铭功镂版传千春。

子孙奕世念祖德,无忝忠孝承清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