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

朝入东门城,试作东门行。

东门小吏打道开,马前高喝将军来。

将军马上锦绣袍,妙年三十才向高。

自信勋劳迈颇牧,常将意气淩萧曹。

紫骝一疋天子赐,新鞲金鞍摇玉辔。

腰下长悬两石弓,腹中岂贮三千字。

清时校猎城南隅,旌旗蔽野人塞途。

一时苍黄爪牙奋,百里飞走影响无。

归来升堂设绮席,列坐击鼓吹笙竽。

金凤钗横翠翘起,娇娥双双颜色都。

藏阄呼取银错落,按节舞蹈红氍毹。

蜡炬高烧白于昼,乐事已遍清夜徂。

君不见穷巷书生读书苦,一生身被儒冠误。

不思学剑求出身,闭门犹拟长杨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东门行》描绘了一位将军在东门城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威武豪迈的形象以及与之相伴的奢华生活。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刻画了将军的服饰、坐骑和武器,还生动地描绘了其参与校猎的壮观场面,以及归来后宴饮的热闹景象。

诗的开头以“朝入东门城”引入,随后通过“试作东门行”的叙述,带出将军的出场。将军的服饰华美,坐骑高贵,显示出其身份的尊贵。诗中提到将军自信其功勋卓著,超越了历史上的名将颇牧和萧曹,体现了其自视甚高的心态。同时,将军所获的天子赐予的紫骝马,以及其佩戴的金鞍玉辔,更是彰显了其地位的显赫。

接着,诗中描述了将军参与校猎的情景,通过“旌旗蔽野”、“人塞途”等词句,展现了猎场的宏大与紧张气氛。将军的爪牙们在苍黄之间奋力追逐,百里之内飞奔的野兽无处遁形,生动地描绘出狩猎的激烈与壮观。

回到宴饮的场景,诗中通过“升堂设绮席”、“列坐击鼓吹笙竽”等描绘,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热闹。金凤钗、翠翘、娇娥、银错落、红氍毹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氛围。蜡炬高烧,照亮了整个夜晚,乐事不断,直至夜深方散。

最后,诗以对比的手法,通过“君不见穷巷书生读书苦,一生身被儒冠误”这一句,表达了对将军奢华生活的反思,同时也暗含了对书生刻苦读书却可能遭遇人生挫折的同情。诗中隐含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东门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将军这一角色的生活风貌,以及对其奢华生活的赞美与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6)

李悌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二首(其一)

驱车送君行,送君长亭道。

落日照道周,君行何草草。

结交既已晚,相去一何早。

世路多险巇,君身讵能保。

别时春草深,于今已枯槁。

思君衣带缓,忆君容易老。

愿为双鸿鹄,翻飞入穹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拟古二首(其二)

盈盈楼上女,皎皎扬青眉。

向天掩泪啼,恨深人莫知。

我本良家子,误适商人儿。

商人但趋利,不识生别离。

前年贩茶去,海角复天涯。

今年未有书,归期复何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桃源行

武陵十里桃花水,遥接仙家洞天里。

桃花不隐洞中春,引得渔郎来问津。

洞中墙屋开村落,石田沙田足耕凿。

阴连绿树昼昏昏,鸣鸡吠犬东西门。

渔郎相见惊相语,共问今朝是谁主。

秦家虐㷔逐飞烟,司马独主江南天。

尊前论罢长叹息,醉掩松窗卧苔石。

明朝出洞归故乡,回首万壑云茫茫。

山中此景知无有,千载词人说盈口。

我欲携书上钓船,洞口去觅桃花源。

形式: 古风

秦女吹箫曲

翠鬟二八秦宫女,学得吹箫作鸾语。

芙蓉帐暖护春香,十二楼头弄云雨。

箫声飘飘度彩霞,好风送上仙人家。

仙人特遣双凤下,载入秦宫看桂华。

桂华零落秦宫冷,十二楼头空月影。

寒螀夜夜断人肠,双凤不来云路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