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短歌

饮马下白登,挥辔出开平。

每有早行人,至此闻鸡鸣。

岧岧飞狐岭,黯黯沙城戍。

亦有投止客,夜听鸡鸣去。

鸡鸣星始稀,寒霜拂人衣。

关河不可极,游子常怀悲。

鸡鸣天下晓,西风吹白草。

行路古今难,人共沙场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杜堮的《鸡鸣山短歌》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的画面。首句“饮马下白登,挥辔出开平”,展现了骑马者在清晨的边关启程,饮马于白登山下,驱车向开平进发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豪迈与艰辛。

接下来的诗句“每有早行人,至此闻鸡鸣”和“亦有投止客,夜听鸡鸣去”,通过鸡鸣声,暗示了早起赶路的人们和暂作歇息的旅人,都因鸡鸣而唤醒,继续他们的旅程,渲染了边关生活的孤独与艰辛。

“鸡鸣星始稀,寒霜拂人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黎明时分的寒冷与寂静,以及行人的衣衫被寒霜打湿,形象地传达了边塞环境的恶劣。

“关河不可极,游子常怀悲”表达了对无尽关河的感叹,以及游子远离家乡的哀愁,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最后,“鸡鸣天下晓,西风吹白草。行路古今难,人共沙场老”以鸡鸣破晓和西风中的白草,象征着时光流转和历史的沧桑,同时强调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人们都会感受到同样的艰难和岁月的磨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鸡鸣为线索,通过边塞景色和行旅者的感受,抒发了对边关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0)

杜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未十月再至石门观瀑布

长风渺渺送行舟,乘兴来观百尺流。

界破青山终古色,做成红叶十分秋。

仙心辄欲骑黄鹤,宦海无因狎白鸥。

却忆年时抛盏去,几回选梦到僧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瓯江曲

江波滚滚去如箭,下滩正急上滩慢。

江树十月红如花,西边翠竹东白沙。

山脚断崖山嘴路,人家半在山腰住。

一峰落叶一峰云,日日开门阅朝暮。

朝朝暮暮往来舟,前日少年今白头。

白头人去少年在,山青青青江自流。

形式: 古风

入剡(其一)

秋霜下南国,红尽江边树。

终日不逢人,十月剡中去。

形式: 五言绝句

入剡(其二)

东船与西舫,橹声如秋鸿。

对面不得语,回帆各趁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