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左尉死节本末

江头铁骑飞腥尘,孤城釜沸游游鳞。

景陵少府赤心胆,直与海岳争轮囷。

食穷矢尽空弮起,生为南臣死南鬼。

百三十指闭门中,血剪膻刀如践蚁。

巴陵城下丹青明,孤儿襁褓今簪缨。

虽然惜不援汉制,尉印有子侯于鉼。

有生必死理之常,以义处死君之刚。

雪窗细字灯前卷,发竖毛寒双泪溅。

愧无李瀚笔如椽,传看人间配巡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宋朝时期的左尉在面对敌军进攻时的英勇抵抗和最终的壮烈牺牲。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忠臣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江头铁骑飞腥尘”,生动地描绘了敌军骑兵在江边狂奔,尘土飞扬的场景,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氛围。接着,“孤城釜沸游游鳞”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被围困的孤城中,士兵们如同沸腾的釜中的鱼鳞,四处游动,表现了城内士兵的无助与挣扎。

“景陵少府赤心胆,直与海岳争轮囷”赞扬了左尉忠诚勇敢的精神,他像守护国家的勇士一样,与天地间的万物相抗衡,展现了其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意志。

“食穷矢尽空弮起,生为南臣死南鬼”描述了左尉在资源耗尽、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直至最后一刻,表现了他的英勇和对国家的忠诚。

“百三十指闭门中,血剪膻刀如践蚁”进一步强调了左尉在狭小的空间内,面对强敌,以一己之力对抗,最终身死的悲壮情景。

“巴陵城下丹青明,孤儿襁褓今簪缨”则转而描写左尉后代在巴陵城下的成长,从孤儿成长为有身份地位的人,暗示了左尉虽死犹生,其精神和功绩将被后人铭记。

“虽然惜不援汉制,尉印有子侯于鉼”表达了对左尉未能得到朝廷及时援助的遗憾,同时也赞扬了其子继承父志,成为有作为的人。

“有生必死理之常,以义处死君之刚”总结了生死是自然规律,但以正义的方式面对死亡,则体现了高尚的品格。

最后,“雪窗细字灯前卷,发竖毛寒双泪溅。愧无李瀚笔如椽,传看人间配巡远”表达了诗人对左尉事迹的感慨和敬仰,感叹自己无法用如椽大笔记录下如此壮烈的故事,希望后人能记住这位忠臣的英勇事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左尉的英勇牺牲和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后人对其事迹的怀念与敬仰。

收录诗词(399)

萧立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周府判送锦鸡陈广文古风见示次韵二十句

溧阳寒尉饥欲啼,拥炉一席鹪鹩枝。

鸱夷取醉与唾宜,持书推户知为谁。

抽缄读书哦新诗,如渴得饮梦得归。

妓围婉转娇莺词,也复感此山梁悲。

文禽只合长交颈,著语妩媚相携持。

当年饮啄擅山泽,十步百步相追随。

清波照影辄自爱,竟日堕此毕者机。

怜渠求牡著樊籞,辄赠可使炫朝飞。

于魔不忍仁者事,岂此玩物心冥迷。

三边风寒铁为衣,白日黯黯天无辉。

室家忧烦怨旷起,新婚之别归何时。

存心爱物一命耳,公渐柄用酬隆知。

苍芒独立将畴依,勿诿大家聋与痴。

形式: 古风

秋胡妇歌

君家作妇三日强,锦衾未暖鸳鸯床。

阿郎遽作远游别,三载菽水空襦裳。

采桑忽忽春风陌,郎归相逢不相识。

拦囊赠妾双黄金,妾心如冰介如石。

阿郎归来坐堂前,低头相视默不言。

郎心如此不易保,丑君一死沧波寒。

棱棱劲节秋霜句,断简风流映千古。

后来一种可怜人,却遣江津名妒妇。

形式: 古风

勉友人归庐陵

云深雨黑山潦浑,于菟嘷风吹野昏。

短衣蹀躞面黧黝,欲指石鼓穷湘源。

祝融峰高九万尺,五更三点看日出。

何如矮屋一星灯,宇宙千年书四壁。

啼鹃催客槐自黄,江滨蟹舍鱼虾香。

古来贫者士之常,白鹭洲前春草长。

形式: 古风

春日长

春日长,长安贵游踏春阳。

游龙八尺黄金装,狎客沈宋交金张。

真珠结屋贝作堂,锦裀七十二鸳鸯。

吴姬赵女罗丝篁,熊蟠豹胎桂为浆。

主客一饮累百觞,帏风幕日绮绣香。

白昼铜盘飞蜡光,行乐未足光阴忙。

恨无长绳系扶桑,何曾得知春日长。

山中腐儒鬓欲霜,蜗牛庐中狮子床。

二十七种饭瘦郎,过午一枕无何乡。

起来煎茶竹风凉,半丝不挂万虑忘。

从渠门外尘如马,落絮游丝相枕藉。

斜阳窗户一编书,日长只在茅檐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