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兴尽归期渐有涯,梦中昨夜已还家。
儿童笑引池西去,菡萏犹馀一朵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兴尽之后即将回家的情景。首句"兴尽归期渐有涯"表达了诗人游玩或聚会后,兴致逐渐消退,意识到归家的时间快要临近了。"梦中昨夜已还家"则通过梦境暗示诗人内心对家的渴望和思念,即使现实中还未归家,在梦中已经回到温暖的家中。
接下来的两句"儿童笑引池西去,菡萏犹馀一朵花"则是以生动的画面展现归途中的场景:孩子们欢快地引领诗人走向池塘,池塘边的荷花虽然只剩下最后一朵,但依然娇艳,似乎在为诗人送行,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以及对家庭温馨的向往,同时借景寓情,富有生活气息。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一见诸贤盖便倾,秋风犹动故乡情。
馀生无复重来日,再世何当结弟兄。
先生日日好窥园,学圃工夫细讨论。
卖李不须先去核,耘瓜只恐误伤根。
流水涓涓止水停,要令漱玉结层冰。
深溪不泛桃花出,谁识仙源在武陵。
中都奉诏诣南京,画省抡?得俊英。
巳睹凤凰如帝德,仍歌蟋蟀见民情。
亲王开国河山壮,列宿悬天昴毕明。
府幕只今须婉画,一麾他日看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