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汩罗》是明代诗人翁万达所作,通过对屈原的缅怀与追思,展现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颂扬。诗中以“佞臣有口自纵横”开篇,直接点出奸佞小人的狡辩与诡计多端,而“直道何须抱不平”则表达了对正直之士坚守原则、不为外界非议所动摇的赞美。接下来,“身葬江鱼悲楚客,草连春渚总骚情”两句,通过描绘屈原投江后的凄凉景象,以及江边草木仿佛承载着他的哀愁与忧思,进一步深化了对屈原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居人指点行吟处,清夜时闻佩玉声”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仿佛能听到屈原在夜晚吟诵诗歌的声音,以及他佩戴的玉器在风中轻响,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充满诗意的氛围。最后,“剩有幽兰杂芳芷,至今偏向泽边生”以自然界中的兰花和香草象征屈原高尚的品德与精神,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依然保持其纯洁与坚韧,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永恒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对屈原个人命运的深切同情,更蕴含了对正直、忠诚、高洁品质的颂扬,以及对历史人物精神遗产的传承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