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寒过杨梅村遇雨

薄暮过荒村,茅檐护竹垣。

人寒如鹭立,犬健作熊蹲。

老树风前舞,浓云岭上屯。

滑泥行不得,听雨倍消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经过荒村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景象的描绘。

首联“薄暮过荒村,茅檐护竹垣。”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黄昏时分荒村的景象,薄暮时分的光线与荒村的静谧相映成趣,茅草屋檐守护着竹篱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氛围。

颔联“人寒如鹭立,犬健作熊蹲。”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与动物在寒冷中的不同状态。人们如同鹭鸟般站立,显得格外瘦削,而犬则像熊一般蹲坐,显示出其健壮的姿态。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环境的寒冷,也反映了人与动物面对恶劣条件的不同适应方式。

颈联“老树风前舞,浓云岭上屯。”将自然界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老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跳舞,而浓密的云层则聚集在山岭之上,形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暗示了天气的变化莫测。

尾联“滑泥行不得,听雨倍消魂。”表达了诗人行走在泥泞中无法前行的无奈,以及在雨中听雨声时内心的愁绪。这里的“消魂”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无法前行而产生的失落与忧伤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村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答徐碧岩令弟荐秋茂才(其一)

胸中万轴富邱坟,年少翩翩白练裙。

笑我头衔称太守,却无高榻愧留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答徐碧岩令弟荐秋茂才(其二)

珊瑚笔架旧家声,人自温醇学自精。

宝翰沸漓承辱赠,还将木李报投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七七苦雨行

大造茫茫杳无际,水国春阴真成例。

今春气煖日光辉,天宇晶明覆海圻。

忽然一夜惊霹雳,惊蛰未到人悚惕。

俗传四十九日乌,此语翁媪验历历。

漫天匝地苦淋漓,其状若何一数之。

微如丝缕骤强弩,大过倾盆小漏卮。

日比卵黄壳遮隔,尾肖鳞甲片参差。

陌上百花皆落魄,堤前万柳尽颦眉。

不履著久前后折,油伞淋多骨肉离。

处处茅檐青笠盖,家家苔壁绿蓑披。

风似剪刀利何用,云如堆墨笨难移。

吾淡由来多阴雨,困人无过今春苦。

除却深居简出入,觅食细民畏若虎。

岂系娲皇炼未精,石塌天河注下倾。

估客货湿愁贸易,农夫种烂废〔耘〕耕。

有时搔首仰问天,天何言哉惟默默。

回思旱魃□为灾,穿墟伐冢搜之急。

即今甚雨正需之,千金燕市求不得。

转辗咨嗟叹奈何,世间真个苦人多。

夜来愁□滴欲碎,挑灯作此当悲歌。

形式: 古风

薄暮自近村归新庄精舍

閒来野老话桑麻,谈罢归时兴趣赊。

水足春田看叱犊,日平暮树听啼鸦。

连村修竹阴随步,一路芳荪绿到家。

自掩荆扉灯上后,拨炉重试雨前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