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提葫芦,休提壶”为开头,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形成了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频沽囊底空青蚨”,形象地描绘了因粮食短缺而导致的钱袋空空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困苦。接着,“年荒茅屋炊烟断”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荒年的凄凉景象,茅屋中炊烟的消失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绝望。最后,“明府上来须禁沽”表达了对官员的呼吁,希望他们能采取措施,禁止酒肆营业,以节约粮食,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饥荒年间的苦难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