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哈密》由清代诗人杨泉山所作,描绘了哈密地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人文。首句“兴来乘月上城头”,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登高望远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杰阁榜题镇远楼”一句,点明了诗人所见之景的标志性建筑,暗示着哈密地区的历史厚重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雪积天山摩峻岭,风高瀚海古伊州”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天山雪峰与瀚海的辽阔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通过“摩峻岭”和“古伊州”的描述,不仅突出了地理特征的险峻与古老,也暗含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玉门关路通西域,回纥台墩傍碧流”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哈密与更广阔的地域联系起来,玉门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回纥台墩傍碧流”则描绘了当地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体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风情。
最后,“圣世安连开万里,年年瓜贡渡芦沟”两句,表达了对盛世和平与繁荣的颂扬,以及对哈密地区稳定发展的祝愿。其中,“圣世安连开万里”既是对当时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赞美,也是对边疆地区开放与发展的肯定;“年年瓜贡渡芦沟”则以具体的物产与交通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哈密与外界的密切联系,以及其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哈密地区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也传达了对边疆稳定与繁荣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与丰富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