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梁山蟠龙岭遇雨

练石曾无补漏天,鹁鸠啼处雨绵绵。

寒岩滴沥添新溜,天岳朦胧失旧巅。

鸟道萦纡芳草外,马蹄淩竞乱云边。

山灵绝倒知何谓,笑杀行人不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梁山蟠龙岭时遭遇雨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哲思。

首联“练石曾无补漏天,鹁鸠啼处雨绵绵”,以“练石”比喻无法修补天空的漏洞,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不可抗拒之力,而鹁鸠的啼叫则在绵绵细雨中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无奈。这两句既描绘了雨天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颔联“寒岩滴沥添新溜,天岳朦胧失旧巅”,进一步描绘了雨中的山景。寒岩上的水珠滴滴答答,汇聚成新的溪流;原本清晰的天岳在雨雾中变得模糊,失去了往日的峻峭。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雨天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变化,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鸟道萦纡芳草外,马蹄凌竞乱云边”,转而描写行进中的情景。蜿蜒曲折的鸟道旁,芳草萋萋,马蹄声在乱云间回响。这里不仅描绘了行旅的艰难,也通过“鸟道”与“马蹄”的对比,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

尾联“山灵绝倒知何谓,笑杀行人不自怜”,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灵以智慧与情感,它似乎在嘲笑那些不自知、不自怜的行人。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存在,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雨天山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垫江新兴铺风雨骤作

山路崎岖两度经,一毡灯火宿长亭。

萧骚万籁风初起,淅沥三更雨未停。

门外峰峦森画障,床头星斗隐青萍。

道人厌作南柯梦,不为荒凉睡不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舟中漫兴

山趁兰桡管送迎,前山胜似后山青。

可怜松柏在岩谷,却有藓苔生石屏。

背客岭云从北去,可人江月未东升。

羁客落寞凭谁会,聊对岩花泻瓦瓶。

形式: 七言律诗

予巡自东还过重庆大参吴公饯予舟中既醉日晚别去予舟西行是夜月色如昼江空沙白壶觞对影有怀吴公因作二律(其一)

小傍凫鹥问画桡,好山当面酒深瓢。

风流莫讶人豪少,谈笑真知道味饶。

悠漾晚移云影淡,清泠东去水声遥。

黄昏别后银蟾起,人隔重城不可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予巡自东还过重庆大参吴公饯予舟中既醉日晚别去予舟西行是夜月色如昼江空沙白壶觞对影有怀吴公因作二律(其二)

壶觞未尽日衔山,一棹西驰一棹还。

云水可人能久憩,鹭鸥疑客是偷閒。

气吞牛渚千秋下,风夺仙舟半日间。

纵有鱼翁畏争席,空教明月满前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