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夕酒醒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刚刚弹完四弦琴,醉醺醺的蛮奴还在享受余韵。
酃醁的美酒香气仍在翠绿的炉台上缭绕。

注释

四弦: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如琵琶或古筝。
蛮奴:可能指代侍者或者歌妓,因其来自偏远地区而有异域风情。
酃醁:古代湖南地区的名酒。
翠炉:绿色的炉台,形容炉台颜色鲜艳。
夜半:半夜时分。
红蜡:红色的蜡烛。
寒泪:寒冷夜晚的泪水,可能是比喻悲伤的情绪。
珊瑚:这里比喻蜡烛燃烧后的残渣,形状像珊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后的酒醒场景。"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两句,通过对琵琶(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和酒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安逸而又略带忧愁的夜晚氛围。"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泼作珊瑚"则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酒醒后的感受,蜡烛即将燃尽,而一滴冷清的泪水如同珍贵的珊瑚一般,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忧郁。

诗中运用了醉蛮奴(一种古代的琵琶曲)和酃醁馀香(酒醒后残留的香气),翠炉(绿色的炉子,可能用于熏香或取暖)等意象,营造出一个高雅而又略显凄凉的夜晚生活场景。红蜡烛即将燃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寂寞。而"一枝寒泼作珊瑚"则是对诗人情感的一种比喻,通过对泪水的形象化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夜宴后酒醒时的情怀,还透露出他们在繁华落尽后的孤寂与沉思。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春日陪崔谏议樱桃园宴

万树香飘水麝风,蜡熏花雪尽成红。

夜深欢态状不得,醉客图开明月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秋江晓望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重玄寺双矮桧

扑地枝回是翠钿,碧丝笼细不成烟。

应如天竺难陀寺,一对狻猊相枕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重题后池

细雨阑珊眠鹭觉,钿波悠漾并鸳娇。

适来会得荆王意,秖为莲茎重细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