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子俊中书画松

千岁徂徕古翠蟠,拂云含雾泻风湍。

毕宏韦偃君今是,烦写高堂五月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题为《索子俊中书画松》。诗中描绘了一幅古松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松树的苍翠与挺拔,以及其在云雾间的飘渺与风中的摇曳。

“千岁徂徕古翠蟠”,开篇即以“千岁”二字点出松树的古老与悠久,仿佛它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徂徕山上的古松,以其深邃的绿色盘踞于山间,展现出一种历经沧桑而不减其韵的气魄。“蟠”字形象地描绘了松树根茎蜿蜒曲折的形态,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

“拂云含雾泻风湍”,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在云雾缭绕中的姿态。松枝轻轻拂过云层,似乎能将云雾吸入其中,又仿佛在风中倾泻出湍急的水流,既表现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与不屈。

“毕宏韦偃君今是,烦写高堂五月寒。”最后两句则将目光转向艺术创作。毕宏和韦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此处诗人借他们的名字,表达了对画中松树之美的赞叹,并希望这幅作品能够被绘制出来,悬挂在高堂之上,即使是在炎热的五月也能感受到其带来的清凉与宁静。这不仅是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自然之美永恒魅力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蓟州道中见菊花有怀子启时彦行俭时勉诸君子(其一)

秋光渐近重阳节,缓辔垂鞭踏软沙。

却忆玉堂閒白画,谁家庭馆看黄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蓟州道中见菊花有怀子启时彦行俭时勉诸君子(其二)

想见联镳西出城,酒壶诗卷共高情。

看山骑马渔阳郭,也似平坡寺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滦河道中同杨太常宣夏二员外小酌柳下观鱼(其一)

四人坐酌垂杨下,共爱清阴覆绿渠。

未尽一壶还上马,却将閒散羡游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滦河道中同杨太常宣夏二员外小酌柳下观鱼(其二)

云白山青护四围,水边杨柳翠如帏。

人间无处无幽境,何补明时独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